LEVI'S驗廠審核評估對企業(yè)急救措施有哪些要求:
目的
急救是在專業(yè)的醫(yī)療幫助到來之前給受傷的工人的照料。急救可能就意味著生死之別。本部分的目的是挽救生命,防止任何傷害變得更嚴重,并幫助受傷的工人康復。
要求
1. 應急洗眼和沖洗室必須位于處理化學品的工人能立即通達(在10秒內(nèi))的地方。一旦啟動,這些洗眼設施必須在不要求工人用手的情況下連續(xù)運行。(用水沖洗時工人必須能用雙手撐開眼睛,以便用水沖洗)。
2. 工廠必須每100工人提供至少一個急救箱。急救箱必須放在工廠車間內(nèi),以便能在需要時立即拿到。必須設立標志牌,清楚地顯示急救箱的位置,且每隔六個月,必須告知每名工人急救箱的位置。急救箱不能上鎖。
3. 急救箱必須裝有以下所列的全部項目
急救供應品 | ||
供應品 | 規(guī)格/種類 | 數(shù)量 |
吸咐性 壓縮敷布 | 84平方厘米(32平方英寸)邊長不得小于10厘米(4英寸) | 1 |
粘性繃帶 | 2.5×7.5英寸(1×3英寸) | 16 |
膠布帶 | 460 厘米總共(5 碼) | 1 |
消毒劑 | 0.14 流體盎司(0.5g)涂敷 | 10 |
燒傷處理 | 0.14 流體盎司(0.5g)涂敷 | 6 |
消毒紗布 | 7.5×7.5厘米(3×3英寸) | 4 |
三角繃帶 | 100×100×140厘米 (40×40×56英寸) | 1 |
冰袋 | 1 | |
醫(yī)用手套 | 2副 |
4. 必須接受急救培訓的工人的人數(shù)根據(jù)工人總數(shù)和從工廠到最近的醫(yī)療機構的距離而定。所有少于500工人的工廠,至少其中的1% 必須進行急救培訓,每班2名工人必須接受培訓下文危害控制部分所述的心肺復蘇術(CPR)技巧培訓。有500名或以上工人的工廠,和所有與醫(yī)療機構超過5分鐘距離的工廠,在工人在工廠工作的所有時間內(nèi),必須設有全職專業(yè)醫(yī)護人員。
5. 工廠必須保存有關受傷的最新書面記錄,包括輕傷。這些記錄必須包括事故、傷害程度及治療的描述。此外,受傷記錄必須按部門和工人加以分類整理。
6. 工廠必須有處理需要急救的工人的書面程序。
實施
1. 培訓,規(guī)章制度和記錄保存
(1) 對已經(jīng)選中且同意作為應急救援人員的工人應加以培訓,且每年由合格的承包商發(fā)證予以證明。(參見附錄A中培訓計劃的例子。)應急救援人員應每年重新培訓。
(2) 急救培訓應有記錄文件。 對圓滿完成急救課程的工人應發(fā)給證明。
(3) 工廠應該保存急救事件的書面記錄,包括受傷工人和應急救援人員的姓名,描述所做的急救工作(參見附錄A書面急救記錄案例)。
(4) 每個急救箱應貼有一個標簽,標明其中所含的應急用品。應急電話號碼應該印在急救箱上和在所有電話付近。
2. 危害性評估
(1) 工廠應該制定工廠急救計劃,確定應急救援人員和急救箱的放置點,并包括書面急救說明。
(2) 工廠應該每年審核急救計劃,確保符合急救要求。對這一審核應以書面形式加以記錄。
3. 危害控制
(1) 應向應急救援人員提供醫(yī)療專業(yè)人員給予的咨詢,在結束急救培訓后10天內(nèi),為他們提供注射乙肝疫苗。對任何已經(jīng)提供了急救,而當時可能與血液或其它體液接觸的每位工人,也應為這些工人提供注射乙肝疫苗。注射疫苗不能由工人付費,要在方便的地方和時間,且應由執(zhí)業(yè)醫(yī)師或其它持證專業(yè)保健人員監(jiān)督。
(2) 工廠應定期檢查急救箱,確保他們裝有合伙人守則要求部分所列的所有急救品。
急救計劃戰(zhàn)略
1. 計劃
(1) 制定工廠急救計劃,確定急救箱的位置,且計劃要包括對需要接受急救的工人進行治療的書面程序。
(2) 確定應被培訓為應急救援人員的工人的人數(shù)。
(3) 制定記錄受傷事故的步驟。
(4) 在全工廠設置應急洗眼和沖洗室,使工人能立即通達這些設施。
2. 執(zhí)行
(1) 對選為應急救援人員的工人進行培訓并頒發(fā)證書。每年對他們重新培訓。
(2) 向應急救援人員提供醫(yī)療專業(yè)人員給予的咨詢,在結束急救培訓后10天內(nèi),為他們提供注射乙肝疫苗。
(3) 保存需要急救治療的事故的書面記錄。
(4) 定期檢查急救箱,確保他們可以被看見(標志指示它們的位置),正確貼上標簽,并裝有合伙人守則要求所列的全部急救用品。
3. 檢查
(1) 每年審核急救計劃,確保滿足所有要求。以書面形式記錄審核情況。
4. 總結處理
(1) 根據(jù)年度審核結果或其它需要,對急救計劃和程序的某一部分進行改動。